王宇虹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鞍山乡村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从推动乡村旅游景区建设、谋划乡村旅游产业项目、保护文物和非遗、扶持文化精品创作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较好成效。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进一步促进鞍山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政府主导,推动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农业、财政、旅游、林业、文化、水利、住建等相关部门协同促进发展机制,形成发展我市乡村旅游经济的合力。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乡村旅游业,打造我市乡村旅游品牌,使我市的乡村旅游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多元化和品牌化方向迈进。按照《鞍山市文旅产业规划(2023-2035)》,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将绿色生态游和特色农产品文化有机融合,深入挖掘城市休闲度假功能,以千山风景区为核心,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打造以休闲度假旅游为核心的千山旅游产业集聚区;以汤岗子温泉小镇为核心,发挥温泉独特优势,将汤岗子镇打造成为汤岗子温泉旅游产业发展集聚区;海城市依托牛庄古镇、西柳大市场、南台大市场,打造商贸民俗旅游区;岫岩县立足“山水+岫玉+满族文化”特色,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二、挖掘文化内涵,增加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注重对民俗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挖掘,支持海城喇叭戏、台安草编、岫岩剪纸、千山寺庙音乐等非遗传统文化融入民俗乡村旅游发展,推进民俗乡村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结合。维护好海城喇叭戏、海城高跷、岫岩满族剪纸等老牌非遗品牌,打造剪纸、刺绣、皮影等一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新的特色非遗品牌将非遗产品和项目应用到各领域和乡村文旅场所,以多种形式展示非遗文化的魅力,助力乡村文旅振兴。以国家级非遗岫岩玉雕为依托,打造岫玉大师精品体验馆如:唐帅玉文化馆(新屯艺术村AAA级景区)、雨桐玉文化博物馆(AAA级景区);以海城牛庄馅饼、牛庄大曲、信利熏腊制品、尹氏清真元宵等饮食类为依托,创办非遗“老字号”连锁体验店;推进非遗文化产业化,鼓励台安草编、岫岩剪纸、满族刺绣等传统非遗产品文创化、IP化、品牌化、产业化,实现向旅游商品、伴手礼转化,打造非遗“云”购物格局。
三、推进文旅融合,开发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岫岩以“中国玉都 生态满乡”为品牌,建设玉都花熙小镇、哈达碑玉文化观光带、满族文化馆、卧龙山山城公园等核心文旅项目,推出“找玉-品玉-赏玉-藏玉”的玉文化旅游线路,持续举办“中国岫岩玉文化节”,打造鞍山岫岩满族文化旅游新目的地;台安县以辽河文化旅游区、台安雅化花田、龙湖温泉度假村等为依托建设集生态观光、农业观光、休闲采摘、农家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充分利用海城农业资源发达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和乡村旅游业,逐步建立多个具有农业文化展示、农业休闲观光、农耕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展示区。以海城高跷、海城喇叭戏、鞍山评书、岫岩皮影戏、民间刺绣等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为依托,助力打造和策划非遗特色景区、非遗主题文化旅游线路。海城市以及千山区以南果梨文化为依托,发挥农业优势,培育南果梨生态特色观光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建立一批现代农业基地,以生态采摘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打造优秀综合农业文化展示区;做好南果梨为代表的乡土产业,建设南果梨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旅促农助推乡村振兴。
四、强化人才支撑,助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积极协调市财政等相关部门,制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吸引旅游管理、营销策划、文化创意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投身乡村旅游。例如为到乡村从事旅游工作的人才提供住房补贴、薪酬补贴,给予创业场地支持和资金扶持,对于在鞍山市乡村旅游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创办乡村旅游企业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业者、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的从业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更多人才在乡村旅游领域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例如举办乡村旅游经营户培训班,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探索与驻鞍高校合作开设乡村旅游管理定向班,针对乡村旅游的导游讲解、民宿经营、旅游项目策划等不同岗位需求,设计专门的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优秀从业者授课,提升乡村旅游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利用高校的专业知识和科研力量,针对鞍山市乡村旅游的特色资源,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营销策略。例如,结合鞍山的南果梨产业,深挖以“南果梨文化体验”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品,将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同时培养相关的旅游策划和运营人才。
五、利用数字技术,有效为乡村旅游赋能。利用社交媒体和大数据,精准推送鞍山乡村旅游信息,加大鞍山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力度。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乡村旅游企业运营管理,提升游客体验。目前千山景区已经引进了2个机器狗。加强乡村旅游智慧景区建设,推行景区预约、电子地图、线路推荐、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逐步实现门票在线预订、旅游信息展示、优惠券团购、创意产品销售等方面功能。目前千山景区共制订 14 个智慧景区管理服务标准,并投资3050万元打造“智慧千山”工程。
最后,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恳请今后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文旅产业,为促进我市文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鞍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