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11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5-06-17 16:48来源:文旅广电局作者:点击:

    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

         贵委提出的“关于打造鞍山英模文化精品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建议”收悉,衷心感谢贵委对鞍山英模文化建设及文旅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我局高度重视提案内容,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现将相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深挖英模文化内涵,夯实精神传承根基

        一是深度挖掘英模事迹,组织文艺创作。我局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深入研究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与突出贡献,精心创作长篇系列评书《钢铁脊梁》、话剧《王崇伦》、小品《人民的法官滕启刚》等文艺作品,着力塑造真实、可信、可亲、可敬的英模形象,打破英模人物刻板印象,让英模精神更具感染力与亲和力。

    二是广泛征集藏品,助力文化传播。重点面向鞍钢内部单位、老领导、老职工,持续征集反映鞍钢英模事迹的实物藏品与文学作品;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征集鞍钢各级各类英模的相关藏品;积极联合党史研究等部门,深入征集英模手稿、奖章、生活用品、影音资料等实物藏品,丰富英模文化展示素材,为英模文化传播提供坚实支撑。

        二、创新表达形式,增强文化传播效能

        积极借助新技术、搭建新场景、引入新资源,深入挖掘英模事迹,成功举办《你好,工人雷锋》《“高炉卫士”钢铁魂——“老英雄”孟泰与新中国第一炉铁水》英模主题展览。其中,《你好,工人雷锋》特展突破传统展览模式,将现场解说、情景剧演绎、实物展陈与光影技术深度融合,营造出身临其境的体验态、虚拟传播的交互态、综合学习的集成态,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现工人雷锋在鞍钢423天的工作生活与成长历程。展览中,志愿者化身“工人雷锋”,在光影技术配合下,引领观众“穿越”至20世纪50年代,领略雷锋在鞍钢的青春故事,于时空对话中深切感受雷锋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与进取的锐气。在《“高炉卫士”钢铁魂——“老英雄”孟泰与新中国第一炉铁水》特展中,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对孟泰生前讲话录音及大量文字资料进行深度学习与声纹建模,复原孟泰铿锵有力的原声。通过孟泰自白的方式,让历史不再是尘封的文字,而是以真实情感直抵人心,构建可感、可听、可参与的沉浸式体验,让孟泰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磅礴力量。

        三、把握时代性,打造英模人物展示阵地

        一是推进故居修缮建设。完成黄显声故居门房、黄恒太住宅、黄恒浩住宅、黄恒德住宅、黄家仓房、黄家雇工用房的合瓦屋面、木构件、内墙、山墙、散水、门窗等修缮工程,更好地保护与展示英模文化载体。

    二是做好纪念馆改陈布展。积极开展鞍钢孟泰纪念馆改陈布展工作,创新展陈内容表达,增强展陈时代属性,提升观众参观体验,使纪念馆成为传承英模精神的重要窗口。

    三是支持开展研学活动。鼓励市博物馆、鞍钢博物馆、海城市名人馆、岫岩黄显声故居等地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实地参观与学习,进一步了解英模人物与英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四、深化融合发展,彰显城市文化特色

        一是打造主题文旅线路。统筹英模文化、钢铁文化、玉石文化资源,探索设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工业之旅、红色足迹之旅两条线路,在线路中串联鞍钢博物馆、孟泰纪念馆、市博物馆、雷锋纪念馆、黄显声故居等景点,将英模元素深度融入旅游业态,为游客提供差异化文旅体验,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

    二是开发英模文创产品。通过多形式、多领域开发英模文创,让英模文化的历史符号实现现代化表达。推出工人雷锋冰箱贴套装、工人雷锋语录、形象挂件等特色文创产品,注重实用性与文化内涵相结合,满足公众消费需求,让观众尤其是青年人在“种草”“打卡”中自发成为英模精神的传播者。

        最后,再次感谢贵委提出的宝贵建议,恳请今后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我市文化事业,为促进我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建言献策!

                           鞍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5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