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鞍山市委会:
您好!首先,衷心感谢您对鞍山城市文化IP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深入思考。您所提出的提案,精准剖析了当前鞍山城市文化IP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极具建设性与前瞻性的建议,为市文旅局进一步推动城市文化IP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与明确方向。
鞍山城市文化IP是城市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融合结晶,汇聚了鞍山文化的精华。它在发展鞍山文化产业方面,具备集聚资本、引导消费、延伸产业链条、倍增利润等多重功能。以城市文化IP引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众多大城市复苏崛起的普遍规律。鞍山这座城市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IP,如鞍钢钢铁文化、千山文化、玉文化、非遗文化、奥运文化、历史文化、美食文化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鞍山文化IP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在未来发展进程中逐步完善。
一、针对文化IP缺乏知名度、认知度问题的举措
(一)深度挖掘与系统阐述文化IP内涵
鞍钢文化。市文旅局将与鞍钢博物馆协同合作,宣传鞍钢从创立到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解读鞍钢生产工艺的革新过程,展现从传统炼钢技术迈向现代先进炼钢技术的跨越,彰显技术创新的魅力。通过播放纪录片,让参观者亲身体验“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鞍钢精神 。同时,宣传鞍钢发展中的典型人物与事迹,加深大众对鞍钢文化IP内涵的理解。
千山文化。在千山景区安排专业讲解员,为游客讲述千山文化的起源、发展脉络及相关典故传说。协调千山景区制作千山文化宣传册,详细介绍千山文化风格特点等内容,并放置于景区入口、旅行社等场所,提升千山文化的知晓度。
玉文化。鞍山岫岩享有“中国玉都”的美誉,玉文化历史悠久。市文旅局将组织挖掘岫岩玉历史。宣传推广岫岩玉文化宣传片,展现精美玉雕作品。举办岫岩玉石雕刻大赛,提升岫岩玉文化影响力。
非遗文化。鞍山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国家级非遗项目达11项,省级12项,市级69项,海城高跷、岫岩玉雕、岫岩皮影戏、岫岩满族民间刺绣、岫岩满族民间剪纸、岫岩东北大鼓等皆广为人知。举办文体旅大型活动,集中展示鞍山各类非遗技艺,让市民和游客深入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
奥运冠军文化。在奥体中心体育场设置奥运冠军展板,打造体育文化地标。在举办文体旅重点活动时,邀请冠军们返乡,与市民、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奋斗故事,激发市民的体育热情和城市自豪感。
(二)创新展示形式,提升文化IP可见度
在举办四季重点活动和文体旅推介会期间,精心布置文化IP展示区域。在鞍钢博物馆,协助搭建大型钢铁主题展示台,通过实物模型展示钢铁生产流程,安排专业人员现场讲解鞍钢历史与精神,并循环播放鞍钢文化专题纪录片。在鞍山千山梨花节,邀请文艺演员表演与千山主题文化相关的节目,充分展示千山特色文化。开展民俗文化节,让市民和游客亲身体验海城高跷表演以及台安微雕、岫岩玉雕雕刻、满族民间刺绣针法等技艺。在举办鞍山市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期间,全面展示全市各县(市)区的文体旅全链条的文化特色。在鞍山半程马拉松、欢乐跑、自行车骑游等赛事的沿途补给站和终点区域,布置文化IP展位和宣传展板,展示鞍山的历史文化、非遗项目以及奥运冠军风采等内容,让参赛者和观众在活动过程中,全方位感受鞍山文化IP的魅力。
举办文化主题展览。在市博物馆、鞍钢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场馆举办鞍山文化IP主题展览,展示鞍山文化IP的魅力。同时,鞍钢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技术,方便观众随时随地参观,扩大鞍山文化IP的影响力。
二、针对文化IP间联系松散问题的举措
(一)加强统筹规划,整合文化资源
制定文化IP发展规划。市文旅局将明确各文化IP的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打破地域和领域限制,对全市文化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将鞍钢工业文化、千山文化、玉文化、非遗文化、美食文化等纳入统一规划,构建“一核多元”的文化IP体系,即以鞍山城市文化为核心,多元文化IP协同发展。
建立文化IP协调机制。指导文化研究院,研究解决文化IP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文化IP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各区域、各领域的文化资源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旅游线路设计上,将鞍钢工业旅游景点、千山景区、台町历史文化街区以及非遗传承基地等串联起来,形成综合性的文化旅游线路。
(二)打造文化产业集群带,形成规模效应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从市场和用户需求出发,策划开发多条特色鲜明、富有时尚创意的文旅路线。策划开展:“钢铁文化体验之旅”,游客可参观鞍钢博物馆、鞍钢生产车间,深入了解钢铁生产过程;“千山文化探秘之旅”,游客能游览千山景区,感受自然风光与宗教文化的交融,还可参与禅修、养生等活动;“非遗文化传承之旅”,游客可前往海城、岫岩等地,观看海城高跷表演,参观岫岩玉雕、岫岩皮影戏等非遗传承基地,并亲手制作非遗产品。同时,举办各类文旅活动,如“鞍山千山梨花节”“金秋南果梨文化欢乐季”“非遗文化艺术节”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充分发挥鞍山“奥运冠军之城”的体育文化优势,在活动路线设计上,融入鞍山的历史文化景点和特色街区,让参与者在运动的同时,感受鞍山的工业文化、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底蕴,领略鞍山的城市魅力。同时,打造体育旅游产业基地,在奥运体育场举办明星演唱会,举办萌宠文旅品牌的消费周活动,形成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
三、针对“上下”缺少配合问题的举措
(一)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市民认同感
媒体宣传。协调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主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宣传鞍山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城市发展成就等内容。组织制作系列公益广告,在全市媒体平台播放,激发市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开展相关活动,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025 年,市文旅局通过举办丰富多元的文体旅活动,全方位赋能城市文化 IP,计划开展多达 320 项精彩纷呈的活动,激活城市活力,提升文化影响力。活动涵盖文化展览、文艺演出、非遗表演、美食节等多个板块,同时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各类体育赛事。在活动期间,布置多个文化IP主题打卡点,市民及游客通过打卡并分享到社交平台,提升市民及游客对鞍山文旅资源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二)全民参与,多业态参与
全民参与。鼓励全市市民通过拍摄短视频、撰写推文等方式,分享自己眼中的鞍山文化,可以是一段非遗技艺的展示、一次鞍钢参观的感受、对千山美景的描绘等。开展鞍山文化书法、绘画比赛,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多业态参与。鼓励商业企业融入鞍山文化元素,商场可举办民俗文化节消费季活动。旅游企业开发特色文旅产品和线路,推动景区推出文化创意旅游纪念品。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全业态协同的城市文化IP打造格局。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鞍山城市文化IP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市文旅局将认真落实各项举措,全力推动鞍山城市文化IP建设取得新突破,让鞍山这座城市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文化光芒。
鞍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5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