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鞍山地域特色文化旅游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鞍山市依托钢铁文化、岫玉文化、千山文化、民俗文化、温泉文化、梨花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深入挖掘鞍山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形成了世界最大玉佛、亚洲著名温泉、中国名胜千山、祖国钢铁之都、中华宝玉之都和奥运冠军之城的六大旅游品牌,持续打造中国北方重要旅游休闲目的地。针对您提出的建议,下一步,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市文旅产业发展。
一、扶持和发展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文旅项目。市文旅广电局聘请专业团队编制了《鞍山市文旅产业规划(2022-2035)》,通过系统分析鞍山文旅康体四大领域资源现状,制定“文化鞍山、休闲钢都、温泉名城、双奥鞍山”四大行动计划及对应建设空间,确定不同系统实施重点,对文旅项目的策划和包装进行引导规范,发展具有特色文化的文旅项目。同时,针对已有文旅项目积极开展文化保护、挖掘和开发,提升文化内涵。千山风景区作为东北地区著名的道教圣地和自然景观胜地,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原则,对千山历史建筑(如无量观、龙泉寺、祖越寺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采取“修旧如旧”策略,严格履行文物报批程序。对太和宫等古建筑实施“最小干预式保护”,保留清代建筑原貌,避免过度开发。同时加强对千山历史文化的研究,挖掘宗教文化、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内在联系。举办“祈福鞍山”等系列活动,提升宗教文化活动的品质和内涵,避免“清修”流于表面和形式化。
二、开展文旅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提质行动。印发《鞍山市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提质升级行动方案》,从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餐饮业、旅游商品、旅游交通服务、智慧文旅服务、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等方面全面开展质量提质升级工作,给旅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千山景区认真开展“释道焕彩·大美千山”景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行动,对千山风景区内24家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环境卫生、消防安全、教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提升。开展修缮庙宇殿堂、增加亮化绿化、修建路面台阶、翻修排水系统等,改善场所环境卫生,提升宗教界自我管理水平。完善讲解服务升级,配备专业讲解员及文化志愿者,提供基本的讲解服务,重点解读千山历史、道教文化及自然生态价值。完善便民设施优化,正在推进千山景区(中南部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游客服务设施升级改造、智能监控和安防消防系统安装、内部道路改造等,预计2025年底竣工。完善智慧化服务试点,千山景区已被评为辽宁省首批省级智慧旅游景区,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包括智慧营销、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通过游客调查、意见箱等方式收集游客反馈,未来计划建立更完善的游客满意度监测体系,定期发布旅游服务质量报告,接受社会监督,持续提升服务水平。针对提案中提到的卫生间、洗手池等设施不足问题,千山景区已在规划中南部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时予以考虑,未来将逐步完善。
三、强化文旅融合创新拓展文化宽度和深度。围绕钢铁文化有效串联起岫玉、千山、温泉等其他地域文化,梳理和策划包装重点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大力发展健康+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商贸+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融合业态,让具有鞍山特色的文化产业走进社区、走进公园、走进夜市,推进文化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千山景区规划以玉石和钢铁为主题的城市公园,建设城市新地标,综合打造全新5A级旅游景区,推进玉文化融合,依托鞍钢集团工业遗产,未来计划开发钢铁文化体验线路,展示鞍山作为“共和国钢都”的工业历史。结合千山生物多样性,未来计划打造“自然课堂”,开展生态科普、观鸟、植物辨识等活动,推进自然与生态教育。计划推出“千山文化护照”,游客通过集章打卡解锁文化任务,兑换特色文创礼品。
四、进一步加大鞍山文旅资源宣传和推广力度。积极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利用社交媒体和大数据,精准推送鞍山文旅信息,加强鞍山文旅宣传推广。积极组织鞍山文旅企业参加各类旅游展会和推广活动,提升鞍山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研究推出联票和跨市线路,融入东北旅游大环线,与大连、哈尔滨、长春等城市联动营销。千山景区将立足“山水为骨、文化为魂”的发展定位,推动文旅融合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通过新媒体、互联网等渠道扩大影响力,推出“游千山、读历史、品文化、享美食、泡温泉”等文旅品牌。未来千山计划与周边城市景区合作,共同打造联合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为鞍山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域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
最后,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恳请今后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文旅产业,为促进我市文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鞍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5年6月11日